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南海沿岸,万帆竞相。当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使命非同寻常。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汇报,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新时代引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一定位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虑。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标准建设,是中国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动力。全球发展的确定性。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行动,实行以“‘一线’放开、‘二线’管控、岛内自由”为核心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这是继2020年海南获批自由贸易港后的又一重大飞跃。目前,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最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区。 “封关”并不等于“封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特殊价值在于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独特地位。一方面,它是国际商品、资本、人才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梁。数字经济时代,海南仍在探索制度安排数据跨境流动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政策引导的正确性和自由贸易数据流动安全畅通的制度优势。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从基于货物流通的开放转变为基于政策、法规、管理、标准等制度等要素的开放,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主要竞争力在于要素跨境流动的自由便利。海南构建了以“零关税、低税率、简化税制”和“五项自由便利、安全畅通”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不是简单的政策放松,而是旨在建立与全球公认的规则一致的合规机制。从国家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变化“放开是第一线,管控是第二线”的行政实践……诸多改革举措和变化,展现了海南在顶层设计下“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数据显示,自贸港实施以来,海南实际利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外商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封关后,海南将向世界打开一扇“便捷之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红利随发展动力而变。 2024年,海南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776.5亿元,每年增长20%,增速位居全国第四。其中,出口量超过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从发展趋势看,海南经济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自贸港“1.0时代”政策布局基本完成,正加速迈向以“全岛封关”为标准的中国“2.0时代”。新一轮增长动力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消费,而是依托自贸港政策红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现代服务业为例,今年海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将增长7% 2024年,高于GDP增速的现代物流、现代贸易、现代金融等成为自由贸易经济的主要引擎,此外,全国一流的骨科产业、深海、航天创新力量也在加速向海南集聚,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水平也显着提高。其目的是推动海南工业从产业链的部分参与跃升为全球产业链的“少数”。站在新的历史关口,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不仅关系到一个岛屿、一个地区的发展,更肩负着探索我国更高水平开放道路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海南牢牢占据着更加独特、不可或缺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