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湾同胞和企业积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起台湾同胞和台企的热烈反响。大家认为,“十五五”规划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规划,为台海两岸共同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要抓住历史机遇,在融入国家发展整体的同时实现更好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辉煌。国家发展蓝图中两岸融合的新机遇,站在“十四五”成功对接和“十五五”扬帆起航的历史交汇点上。公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五计划”时期是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夯实基础,全力以赴。台湾民众、台湾企业都兴奋不已。 “我们从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到达到20亿美元只用了5年时间,充分受益于‘十四五’期间内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在筹备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展览会。进博会台资企业桥山健康科技集团中国总部首席执行官李永凯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健身器材制造商,公司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大陆经济发展的节奏。吴家英 常务副会长中华全国台商联合会认为,“十五五”规划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台湾人民和台湾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推动两岸融合的重要机遇。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达23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这种增长不仅是看得见的SA数字,更是台湾民众和台企参与大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促进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内生动力”李永凯表示,“十五五”期间,桥山将继续积极顺应科技创新潮流,计划三年内实现新的销售目标超过30亿美元。来自台湾泰雅族的年轻人沙云河勇深情地说:“‘十五五’不是一个‘十五五’规划。” 对我们台湾青年来说,这是单向的“平等机会”,但却是双向的“创造邀请”。这是一幅我们可以亲自参与、共处的时代图景。 “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空间,台商对大陆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持续拓展,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与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振。党的二十届中央全会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和增强实体经济基础”,让南京高崎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荣峰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公司始终坚持“品质、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4年公司营收将突破3亿元,今年1-9月同比增长超3亿元。超过30%。 “我经常推荐台湾的朋友多来大陆考察,这里有无穷无尽的机会。”徐荣峰说,他所在的工业园目前聚集了10多家台商企业。内地完整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稳定的政策环境刺激着他打造百年企业。优化经济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台商提供多种布局选择。淮安台商会会长孙家军亲身经历了大陆三十年来的发展。他深有感触地说:“内地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只有走创新驱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他的公司深耕国内市场,实现业绩增长。已先后在深圳、上海设立办事处,并计划在厦门增设办事处。厦门齐达泰祥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江峰认为,“十五五”期间,协调区域发展、数字化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将吸引更多台湾企业家来到大陆,与其核心企业家合作。台湾人民对民族复兴有责任提出的“十五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提案。接受采访的台胞和台企均表示,抓住“十五五”机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吴家英为台商参与“十五五”发展提出了设想路径:积极认清新生产力发展方向,参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合作;挖一个坑基于台商集群的IT服务平台;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建设;利用在半导体、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与内地企业合作创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母亲统一大业”,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台湾民众和台商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大陆现代化建设。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领域创新创业,从经济融合发展到精神对接,他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台湾《联合报》发表了一篇25日的文章称,中共中央四次全会刚刚闭幕,“十五五”规划已经“完成”。国台办表示将与台湾共享发展机遇。然而,美国在赖清德政府的追击下,正试图消灭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链,挖空台湾的基石。台湾应该跟随谁变得强大?你不明白答案吗? “海峡两岸深入的经济合作和密切的社会交往,是迈向和平统一最坚实的一步。”吴家英表示,我们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更多产业合作、青年交流、民间交往,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务实力量。